美杏高德移液工作站如何解决临床诊断中的交叉污染难题 上海弥楼生物
在临床诊断领域,交叉污染是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核心挑战之一。无论是生化分析、分子诊断还是微生物检测,样本或试剂间的残留物质转移均可能导致假阳性、假阴性结果,进而引发误诊、治疗延误等严重后果。美杏高德(APRICOT DESIGN)推出的i-Pipette系列移液工作站,通过技术创新与系统化设计,为临床实验室提供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方位交叉污染防控解决方案。

一、交叉污染的根源与临床风险
交叉污染的本质是残留物质的无序转移。在移液操作中,污染可能通过三种路径发生:
移液器污染:吸头或内部通道残留前序样本,导致后续样本被污染;
气溶胶扩散:移液过程中液体挥发形成微小颗粒,污染工作区域空气;
操作流程缺陷:样本标识错误、设备清洁不足或人员操作疏忽引发交叉接触。
临床案例显示,某三甲医院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针残留脱氧胆酸钠,导致总胆汁酸(TBA)检测结果假性升高20%-50%,直接影响肝功能评估。此类事件凸显了交叉污染对诊断质量的威胁。
二、美杏高德i-Pipette系列的技术突破
1. 全封闭式防污染设计
i-Pipette系列采用全封罩式结构,配合H14级HEPA过滤系统,可过滤空气中99.99%以上的细菌与核酸气溶胶。其内部负压层流控制技术确保污染物被引导至过滤系统,而非扩散至外部环境。例如,在病毒采样管开盖操作中,设备通过54mm以上间距设计与间隔秒数控制,避免气溶胶溢出,同时利用外置式滑梯垃圾桶收集废弃吸头,防止二次污染。
2. 高精度移液与耗材管理
移液精度:分液1μL时CV值<3%,分液5μL时准确度±2%,确保微量液体转移的可靠性。
耗材兼容性:支持一次性枪头与固定针式枪头切换,并推荐使用带滤芯吸头(如ThermoFisher ART™ Barrier Tips),有效隔离气溶胶污染。
防滴液托盘:移液模组下方增设托盘,避免平移过程中液体甩溅,降低交叉污染风险。
3. 智能化操作与流程优化
无线控制与程序存储:通过iPod/iPad图形界面远程操作,支持程序存储与复用,减少人工设置误差。
梯度稀释与板位布局:可编程化逐列梯度稀释,并优化工作台面板位布局,确保高风险样本间隔足够距离。
分区隔离与模块化设计:集成式设备内部采用梯度负压层流,将采样、核酸提取、PCR扩增等步骤隔离,降低气溶胶交叉污染风险。
4. 清洁维护与质控体系
自动清洗与灭菌:配备复性吸液头冲洗站,支持内外喷液清洗;工作结束后,UVC紫外灯(253.7nm)照射剂量达100,000 μW·s/cm²,有效杀灭细菌与病毒。
耗材扫码追溯:试剂盒与耗材增加条形码,通过软件识别管理,避免重复使用导致的污染。
零交叉污染验证:通过OQ测试验证PCR体系构建、自动化挑菌等实验的污染风险,确保数据可靠性。
三、临床应用价值与案例验证
在某三甲医院分子诊断实验室中,i-Pipette系列移液工作站替代传统手持移液器后,实现了以下改进:
效率提升:96孔板移液操作速度提升8倍,单日样本处理量从200份增至1600份;
污染率下降:通过全封闭设计与滤芯吸头,交叉污染率从3.2%降至0.1%;
成本优化:减少人工操作误差后,重复检测成本降低65%。
四、上海弥楼科技:技术落地的本地化支持
作为美杏高德在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,上海弥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Merubio)提供从设备调试、技术培训到售后维护的全链条服务。其团队由微生物分子领域专家与公卫领域专家组成,可针对临床实验室需求定制解决方案。例如,在某传染病医院新冠核酸检测中,弥楼科技通过优化i-Pipette系列的工作流程,将样本开盖至核酸提取的时间缩短40%,同时确保气溶胶零泄漏。
结语
美杏高德i-Pipette系列移液工作站通过硬件创新、流程优化与智能化管理,构建了多层次的交叉污染防控体系。其技术方案不仅符合ISO 14644-7级洁净标准,更通过临床验证证明了在提升诊断准确性、效率与安全性方面的显著优势。上海弥楼生物作为本土化服务提供商,正助力更多医疗机构实现实验室自动化升级,为精准医疗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。
座机
021-58390070
发送您的留言
微信扫码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