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新闻动态>AutoStreak S1800操作指南:3分钟学会自动化样本前处理

AutoStreak S1800操作指南:3分钟学会自动化样本前处理

在微生物检测领域,传统手工样本前处理存在效率低、标准化程度差、生物安全风险高等痛点。安图生物推出的AutoStreak S1800微生物样本前处理系统,通过“自动化+智能化”技术革新,将样本处理时间压缩至3分钟内,同时实现操作标准化与生物安全闭环管理。以下从核心功能、操作流程、维护要点三方面,解析该系统的使用方法。


微生物样本前处理系统AutoStreakS1800

一、核心功能:自动化与标准化的双重突破


AutoStreak S1800的核心价值在于“替代人工完成高精度操作”。其搭载多自由度机械臂与AI视觉算法,可自动识别培养皿边缘、琼脂厚度及样本类型,动态调整划线角度与力度,确保菌落分布均匀性达98%以上。例如,在痰液样本处理中,系统通过力反馈控制实现接种环与培养基表面的精准接触,避免划破琼脂层,同时采用十七条330°圆形线接种技术,总划线长度超过手工操作,充分利用培养基平面空间。


生物安全设计是该系统的另一大亮点。其采用负压式生物安全柜内腔,配备高效HEPA过滤系统(过滤效率达99.995%),配合样本自动开合盖与废弃物仓双重紫外消毒功能,将操作区域污染率控制在0.01%以下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,这一设计可降低操作人员感染风险,同时避免样本间交叉污染。


二、操作流程:3分钟完成全流程处理


1. 样本准备与扫码

将待检样本(如痰液、尿液、脑脊液等)放入样本架,系统通过内置条形码识别模块自动读取样本信息,并根据检测项目(如需氧/厌氧培养)分配至对应处理模块。例如,针对含菌量较高的痰液样本,系统可自动调整消化液浓度与震荡时间,5分钟内完成样本均质化处理。


2. 自动化接种与划线

系统采用一次性无菌吸头取样,避免交叉污染。在接种环节,机械臂模拟人工划线动作,通过国际专利接种刷实现定量接种(如10μL精准取样),同时结合动态路径规划算法,单批次可处理180块培养皿,处理速度相当于3名熟练技术员的工作量。例如,在某三甲医院的应用中,系统将微生物培养阳性率一致性提升了27%。


3. 信息追溯与结果输出

处理完成后,系统自动打印样本条码并粘贴至培养皿,同时将实验数据上传至LIS系统,实现样本信息全流程管理。操作人员可通过动态大屏实时监测耗材消耗及实验进程,若出现异常(如耗材不足或机械故障),系统会通过声光报警提示。


三、维护要点: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


1. 日常清洁与消毒

每日使用后,需对生物安全柜内腔、废弃物仓及机械臂进行擦拭消毒,重点清理样本残留物。每周启动紫外灯定时消毒功能,对操作区域进行深度灭菌。


2. 耗材更换与校准

定期检查一次性吸头、接种刷及HEPA滤芯的剩余量,及时更换耗材以避免污染。每季度需对机械臂力反馈系统进行校准,确保划线力度符合标准(如接触压力误差≤0.1N)。


3. 故障排查与远程支持

若系统出现报警(如条码识别失败或划线中断),可先检查样本管标签是否清晰、吸头是否堵塞。若问题无法解决,可通过云端连接联系安图生物技术支持团队,实现远程故障诊断与软件升级。


结语:从工具到平台的进化


AutoStreak S1800不仅是微生物样本前处理的自动化设备,更是实验室智能化转型的基石。其通过“标准化操作+生物安全防护+全流程追溯”三位一体设计,将传统需要30分钟的手工操作压缩至3分钟内完成,同时将菌落计数变异系数(CV值)降低至5%以内,显著提升检测结果可比性。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,该系统正从单一设备向智能平台演进,未来可通过AI算法预测微生物分布趋势,为实验室试剂采购与设备配置提供数据支持。对于追求高效、精准与安全的微生物实验室而言,AutoStreak S1800无疑是升级优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