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新闻动态>微生物检测效率提升200%:自动化培养仪的3大核心技术突破

微生物检测效率提升200%:自动化培养仪的3大核心技术突破

在基层医疗资源紧张与感染性疾病高发的双重压力下,微生物检测的时效性与准确性成为临床诊疗的关键瓶颈。安图生物推出的新一代自动化微生物培养仪,通过三大核心技术突破,将检测效率提升200%,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高效、精准的解决方案。


微生物培养检测仪BC60

一、AI智能预测引擎:微生物生长监测的“数字大脑”



传统血培养仪依赖人工目视判读,平均报阳时间长达12-24小时,而安图BC60微生物培养监测仪搭载的“微生物生长智能预测引擎”,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200万例临床样本进行训练,构建出覆盖128种病原菌的三维生长模型。该系统每10分钟采集一次光谱数据,实时分析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斜率变化,当曲线进入对数期时立即触发阳性报警,较传统方法提前2-3小时发出警报。


在针对非发酵菌的检测中,AI算法展现出独特优势。通过分析铜绿假单胞菌、鲍曼不动杆菌等病原体的特异性代谢产物吸收峰,系统对非发酵菌的识别灵敏度达99.5%,较上一代设备提升27%。临床数据显示,在2000例疑似败血症样本检测中,BC60成功检出187例阳性病例,其中32例为传统方法漏检的苛养菌感染,显著提升了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。


二、固态恒温加热技术:苛养菌培养的“精准温控舱”



苛养菌如流感嗜血杆菌、肺炎链球菌的培养,对温度均匀性要求极高。安图BC60采用纳米级导热材料构建的固态恒温加热系统,将培养舱温度波动控制在±0.2℃范围内,较液体加热方式温控精度提升3倍。针对苛养菌的营养需求,培养基中特别添加V因子(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)和X因子(血红素),使苛养菌检出率从68%提升至92%。


在抗生素中和环节,系统创新采用四级树脂吸附矩阵,可有效中和β-内酰胺类、氨基糖苷类等18类抗生素,中和容量达常规剂量的5倍。在包含万古霉素(32μg/mL)的血培养样本测试中,系统仍保持98.7%的阳性检出率,为治疗性血培养提供可靠保障。某三甲医院临床研究显示,BC60对血流感染的阳性检出时间较传统设备缩短38%,24小时内报阳率从65%提升至89%。


三、智能瓶位管理系统:样本全流程追溯的“数字管家”



安图微生物检测仪通过RFID标签与重力感应双重识别技术,实现采血量精准监测(误差<0.1mL),并支持360瓶位动态扩展。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实践中,该系统与质谱仪实现物联,菌种鉴定与药敏检测的衔接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15分钟,使危重患者抗菌治疗方案制定时间缩短40%。


配套的LabOS智能管理系统,通过与LIS系统的双向通信,自动获取患者信息并生成电子报告单,报告审核时间缩短至3分钟以内。跨科室管理功能支持急诊科、ICU、感染科等多部门协同,阳性样本预警信息可同步推送至移动终端,使临床干预时间平均缩短1.2小时。在广东省多中心研究中,BC60的菌落识别准确率突破99.2%,平均报阳时间缩短至8.7小时,重新定义了智能化血培养的技术标准。


技术突破的临床价值:基层医疗的“效率革命”


安图微生物检测仪的三大核心技术突破,不仅解决了基层医疗机构人手短缺、技术门槛高的痛点,更通过全流程自动化降低人为误差。在乡镇卫生院的应用中,设备将上机前操作步骤从12步锐减至5步,检验人员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样本分析。其覆盖423种微生物鉴定数据库与梯度合理的抗生素检测矩阵,使临床医生可获得更精准的耐药谱信息,为遏制细菌耐药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。


从样本进到结果出的全流程智能化,安图微生物检测仪正在开启精准抗感染治疗的新纪元。随着AI技术与微生物检测的深度融合,这一国产创新设备不仅重塑了基层医疗的检测范式,更为全球微生物检测领域贡献了“中国方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