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自动核酸提纯+实时荧光PCR系统:实验室检测效率提升的革命性方案
在分子诊断领域,传统核酸检测需经历样本分装、核酸提取、体系配制、PCR扩增等多环节人工操作,不仅存在交叉污染风险,更因流程冗长导致检测周期长达4-6小时。安图生物推出的AutoMolec 1600全自动核酸提纯及实时荧光PCR分析系统,通过整合"样本进-结果出"的全流程自动化技术与高灵敏度检测模块,将新冠核酸检测时间压缩至100分钟,单日处理量达192样本,为临床实验室构建起高效、精准的分子诊断新范式。
一、全流程自动化:重塑核酸检测操作范式
AutoMolec 1600突破性实现核酸提取与实时荧光PCR的完全自动化整合,设备内置独立双模块设计,支持两批次共16个样本(1-8样本/批)同步处理。相较于传统分体式设备需人工转移提取产物,该系统通过密闭管道实现核酸从裂解到纯化的全封闭转运,配合磁珠法提取技术,有效去除抑制剂干扰,确保DNA/RNA回收率>95%。
在样本处理环节,系统配备智能液面探测与防滴漏设计,可自动识别1.5mL至15mL离心管,兼容咽拭子、肺泡灌洗液、血液等多类型样本。操作人员仅需将样本管放入载架,扫描条码后即可启动全流程检测,较传统方法减少12个手工操作步骤,人工干预时间从90分钟降至5分钟以内。
二、极速检测性能:突破临床时效性瓶颈
针对新冠疫情防控对检测速度的严苛要求,系统在标准RT-PCR模式下实现100分钟快速检测(含样本裂解30min、核酸提取20min、PCR扩增50min)。通过优化热循环模块温控算法,温度升降速率达6℃/秒,较常规设备提升3倍,同时采用六区独立温控技术,确保扩增效率一致性>99%。
配套的安图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采用双靶标(ORF1ab/N基因)设计,结合UDG酶防污染体系,在保持100 copies/mL高灵敏度的同时,特异性达99.8%。临床验证数据显示,在2000例临床样本检测中,系统与金标准方法符合率100%,且未出现假阳性结果,为大规模筛查提供可靠技术支撑。
三、多项目并行检测:构建分子诊断综合平台
系统创新搭载6通道荧光检测模块,支持6个独立检测项目同步运行,每个通道可配置不同荧光探针与反应体系。这一设计使设备在后疫情时代可快速切换至呼吸道多病原(流感病毒、合胞病毒等)、性传播疾病(HPV、HSV等)、遗传病筛查等多领域检测,单次检测成本较传统方法降低40%。
在多项目检测模式下,系统通过智能任务调度算法自动优化反应程序,确保不同项目扩增曲线互不干扰。例如,在同时检测新冠+流感A/B型病毒时,系统可自动调整退火温度与循环数,实现三重检测与单重检测同等灵敏度(LOD≤200 copies/mL)。
四、智能化数据管理:赋能实验室数字化转型
设备配备10.1英寸触控屏与LabSmart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,支持检测数据自动上传至LIS/HIS系统,并生成包含Ct值、熔解曲线、质控结果的电子报告。系统内置AI质控模块,可实时监测基线漂移、荧光信号异常等参数,当检测结果偏离预期范围时,自动触发复检程序并推送警报信息。
针对紧急样本检测需求,系统支持"优先插队"功能,可随时中断当前程序插入急诊样本,检测完成后自动恢复原任务。数据存储方面,设备配备2TB固态硬盘,可保存最近10万份检测记录,支持USB/WiFi/4G多模式数据导出,满足不同层级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需求。
结语
安图生物AutoMolec 1600系统通过全流程自动化、极速检测、多项目并行等技术创新,重新定义了分子诊断设备的性能边界。目前该设备已在全国300余家疾控中心、三甲医院投入使用,在新冠疫情防控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。随着分子诊断向精准医疗、伴随诊断领域的深度拓展,AutoMolec 1600所代表的智能化、集成化检测平台,正成为构建现代化医学实验室的核心基础设施,推动我国分子诊断技术迈向国际领先水平。
座机
021-58390070
发送您的留言
微信扫码咨询